11月29日,天游8娱乐检测中心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生高端学术论坛:“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发展”第三期在中心校区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特邀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主讲,主题为“对中国电影研究几条路径的思考”。天游8娱乐检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锡光教授主持本场讲座,近百位来自驻鲁各大高校及山东电影产业领域的观众通过互联网云端,与现场的天游官网师生共同聆听。
吴冠平从发生、类型、路径和思考四个角度对中国电影研究展开讲述。
中国电影研究的浪潮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负载价值将中国电影带向世界舞台。三个高光时刻标志着中国电影此间对外输出的核心竞争力:①1982年意大利都灵中国电影回顾展,第一批中国电影人将中国电影带出国门;②1983年程季华访美,中国电影正式进入美国大学课程,中美电影学术交流肇端;③1984年故事片《黄土地》数度斩获国际奖项,新一代中国电影人蜚声国际。改革开放以后,在西方电影理论影响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研究渐次铺开,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中国电影语言。与此同时,管理和运作模式进入探索期,中国电影的产业与工业属性开始显露。
类型上,吴冠平依据属地将中国电影研究划分为海外和内地两种。海外部分,西方学者将目光投注于电影史、地域电影、意识形态和产业研究等方面,代表学者有陈立(Jay Leyda)、Paul Clark、David Bordwell、James Udden、Chris Berry、Stanley Rosen等;华裔学者的研究则专注于早期电影史和“华语电影”概念的讨论,代表学者有张真、萧知纬、鲁晓鹏、张英进等。内地部分的电影研究呈现为文化、类型和产业三个向度。文化研究以戴锦华、陈涛等为代表;类型研究涌现出吴琼、张璐璐等学者;产业研究领域则以刘藩、饶曙光等为巨。
路径上,吴冠平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民族性、时代性、产业性。民族性指向强烈的文化主体性意识,但在产业全球化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难免遭遇文化折扣的损失。时代性与民族性遥相呼应,要求电影关注现实生活、体验百味人生、激发情感共鸣。产业性带来了电影的精细化,在这一过程中,优秀的作品将通过兼具市场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最终圆满完成艺术性的表达。
讲座最后,吴冠平提出了关于影像艺术的思考。影像艺术的根性经历了由“复制品”到“视觉拾取”再到“具象/具身对象”的过渡,需要触摸时代的温度、感知时代的变化,这是其使命也是其文化性的所在。另外,影像艺术还需受到意识形态的约束,需要在制度体系内完成艺术层面的合理化表达。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主流电影中的英雄叙事”“翻拍影片的误区、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等问题与吴冠平展开在线探讨。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主讲人简介
吴冠平,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电影艺术》杂志社社长、主编;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Forward Future)国际展映单元创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