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汉堡大学亚非学院美术史德国籍倪少峰先生做客天游8娱乐检测中心,并在“海外名家系列”主题讲座中与大家进行了 “多多益善,安迪·沃霍尔的艺术”的研讨。倪先生以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为主体,旁征博引地解读安迪·沃霍尔的创作在美术史上的艺术价值。天游8娱乐检测中心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天游8娱乐检测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克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在解读作品之前,倪少峰和师生探讨:何为好的艺术作品,何为优秀的学术研究?他认为顶尖级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在所属学科中提出核心性问题,并同时给予一个精彩的解答,创新学科的方法。这一问题的讨论对他接下来打开安迪·沃霍尔这一“核桃”,从艺术的角度探讨其作品的精妙之处奠定了基础。
倪少峰解读主要围绕以下六个问题展开:安迪·沃霍尔选择了什么题材;他到底画什么;为什么用丝网的方式展现;为什么用系列性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与社会呈现何种关系;在何种程度上体现时代的文化变革。倪少峰先以美术史上的名作《蒙娜丽莎》为切入点,用一段视频回顾了在冷战时期《蒙娜丽莎》作为政治符号从巴黎席卷华盛顿的盛况,从而展现蒙娜丽莎在美术史中形象的变革。然而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蒙娜丽莎”有了更多的再创造,甚至“恶搞”。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娜丽莎”不再是一件艺术作品,而是变成了可以在媒体上使用的传播形象,类似于“明星”。尤其随着摄影和影视的兴起,这些“明星”变成了一种大众媒体的产物,一种公众投射的形象,具有内在的、同语反复的特点。对于传媒时代的艺术作品,倪教授向听众讲解了“光环的枯竭”这一概念:艺术作品的光环会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韵味慢慢被消磨。但是倪先生认为事实并不如此,媒体的传播并没有使艺术品的光环被消磨,反而更加的独特和权威。寥寥几笔的线条,世上人人都识得蒙娜丽莎,传播的越多人们认识的越多,这里就产生了“少即是多”、“多即是多”之间的悖论。在制作手法上,安迪·沃霍尔作品丝网呈现运用了机械化手工的方法,机械复制的同时加入手工,制造了很多的瑕疵,这种方式把蒙娜丽莎这一形象从原来的文本中割裂出来,并进行了重构。
倪少峰认为安迪沃霍尔的系列作品中,构图的翻转、空间的消失、正反关系的失去,都是在探究什么是绘画、图像、摄影。他的作品超出传统的艺术家的广度和艺术门类。他的作品变得“超媒体”,且关注到了媒体时代的核心点,即媒体的作用以及媒体对整个视觉经验的冲击,同时拷问媒体的性质,探讨在场与不在场、人与画面的关系。对于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他最后做出总结: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媒体图像,当图像制造的艺术已经变得不再可能时,图像制造者还可能做些什么,也许安迪·沃霍尔给出了振奋人心的解答。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中有高度的一致性,有革命性的力度,作品的整体结构非常周密,在历史的脉络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节点,并且深具影响力。
讲座临近结束时,倪少峰先生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密互动。相继有多位同学踊跃提问,向倪先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后,李克教授总结发言,肯定了倪少峰先生的见解和观点,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艺术理论,欣赏不同风格和领域的艺术作品。在热烈的掌声中,《解读现代主义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讲座圆满结束。